15枚金牌、7枚银牌、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!在52名中国“年轻工匠”的奋力拼搏下,中国队在日前于阿联酋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位列金牌榜首位,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。这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1岁,不少人是第一次出国,却技惊四方,一举扬威国际赛场。如此亮眼的成绩,与政府大力倡导、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努力分不开。(10月30日新华网 )
看到这些“年轻工匠”,就不由得想起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“工匠精神”。古代的“四大发明”、地动仪、曾侯乙编钟,近代的苏绣、景德镇陶瓷,以及当代的神州上天、蛟龙入海,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“工匠精神”,正是这种精益求精、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,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“匠人匠心”,才造就了可列入我们中华民族史书的成就。
要说起“工匠精神”的榜样,很多人想到的恐怕都是张衡、鲁班、庖丁等大师级人物,但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,也不乏“工匠精神”。比如现在让众多国人为止骄傲的华为、早已走出国门的海尔等等,都代表着“中国制造”的工匠精神。而随着现如今互联网技术、3D打印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“中国制造”更是逐渐在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化,“匠人匠心”才能实现“建设制造强国”的目标和使命。
对于“工匠精神”,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曾写入过,十九大报告又再一次提出要“弘扬工匠精神”。那么何谓“工匠精神”呢?其实就是一种“不将就”的精神,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,对自己的产品、工艺“不将就”,不把“差不多”挂嘴边,把中华民族的实干精髓发扬光大,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。
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不论身处什么岗位,是领导也好、是普通职员也罢;不论身处什么单位,是机关国企也好、是私企个体也罢;不论是什么身份,党员也好、普通群众也罢,只要我们都能够保有不消极、不懈怠的工作热情,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,发扬“工匠精神”,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、干出精彩,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富强注入无穷动力。
——大兴区天宫院街道 刁玉玲
|